新闻中心
胶接接头在构造上呈现非完全连续性,这往往使其成为应力集中的焦点。在外界力及环境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接头容易发生破坏。接头的破坏强度,即单位胶接面积或单位胶接长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是衡量其性能的关键指标。由于胶黏剂主要由高分子材料构成,其破坏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流变学现象,具体表现为破坏强度对加载速度(时间)或温度的依赖性。
作为零部件间材质不连续的连接部分,胶接接头在外力和环境应力作用下尤为脆弱。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如胶黏剂固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被胶接材料与胶黏剂之间因热膨胀率差异而产生的内应力,以及环境介质对胶接结构的影响,共同导致了内应力在接头内部的不均匀分布。这种内应力的非均匀性使得胶接结构的破坏往往始于其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破坏发生的具体位置,胶接接头的破坏可细分为四种类型:(a)被胶接物破坏,即破坏发生在被连接的材料本身;(b)内聚破坏,指破坏发生在胶黏剂内部;(c)界面破坏,即破坏发生在胶黏剂与被胶接材料之间的界面上;(d)混合破坏,这是上述两种或多种破坏模式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
被胶接材料的破坏与胶黏剂的内聚破坏,其主导因素在于材料自身的强度特性,但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材料内部的缺陷、胶层的厚度、被胶接表面的处理质量以及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等。通常情况下,接头的强度会略低于构成接头的材料本身的强度,这是因为实际应用中总会存在一些削弱强度的因素,尽管也存在少数例外的情况。
界面破坏则主要归因于被胶接材料的可黏附性能不佳。由于材料的非均质性和在表面处理、工艺实施等环节中的不均一性,完全无缺陷的界面破坏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理想状况下,即假设界面区完全不存在时,接头的破坏强度将主要由胶黏剂与被胶接物之间的黏附强度决定。而混合破坏模式则更常见于各种材料强度相近的情况下,此时破坏可能同时涉及内聚破坏和界面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接头的破坏类型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各种外部条件(如温度、加载速度等)的变化而可能发生转变。对于黏弹性聚合物而言,温度的升高会加速分子链段的热运动,从而加快应力松弛过程,导致接头在受载时变形增大而强度降低。同样地,加载速度的降低也会因为延长了外力作用时间而使得应力松弛更为充分,进而表现为接头变形增大和强度降低。温度和加载速度对胶接强度的这种影响,实际上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当提高测试的加载速度或降低测试温度时,接头更容易发生内聚破坏,这可以归因于胶黏剂的模量和内聚强度的增加。
此外,大量的实验数据还表明:胶膜厚度、测试速度和测试温度之间存在着某种等效关系。具体来说,胶膜变厚、测试速度减慢或测试温度升高往往会导致内聚破坏;反之,胶膜变薄、测试速度加快或测试温度降低则更容易引发界面破坏。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高分子材料破坏过程中流变学特性的存在,即破坏强度具有“时间-温度的等效性”。换句话说,增加外力的作用时间等同于提高温度,而降低外力作用时间则等同于降低温度,这一原则在解释高分子材料破坏行为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胶接接头体系破坏的复杂图景中,被胶接物和胶黏剂的内聚破坏往往源自材料选择的不当、使用条件的局限性,或是材料工业当前发展水平的制约。即便在理想的润湿条件下,纯粹的界面破坏在胶接接头中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各种破坏模式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交织的关系。实际上,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破坏中,我们都能观察到一定程度的界面破坏成分。
除了材料本身的因素外,接头的破坏还深受被胶接物表面状态的影响。表面的清洁度、粗糙度、化学性质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胶黏剂与被胶接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接头的整体强度。同时,被胶接物和胶黏剂的固有特性,如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化学稳定性等,也是决定接头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
此外,胶接工艺的选择和执行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不同的胶接工艺会导致胶层厚度、均匀性、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会对接头的破坏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环境应力,如温度变化、湿度、腐蚀等,更是会长期作用于接头,加速其老化过程,最终导致破坏。
综上所述,胶接接头的破坏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材料选择、使用条件、表面状态、材料特性、胶接工艺以及环境应力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胶接接头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接头的强度和耐久性。
1、被胶接物的表面状态
表面粗糙度是激发机械胶接力的重要基础,这种力主要源自湿润与吸附作用的协同效果,尤其在木材等多孔性材料的胶接中表现显著。随着表面粗糙度系数的逐步提升,有效参与胶接的表面积相应增加,初期会促进胶接强度的增强。然而,当粗糙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过多的凹凸不平反而可能阻碍胶黏剂的均匀分布与渗透,导致胶接界面出现弱区,进而使胶接强度不升反降。这一现象与金属材料的胶接行为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
被胶接材料表面粗糙度对胶接破坏的影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例如,加压操作对于表面粗糙的材料而言,能更有效地促进胶黏剂与被胶接材料之间的紧密接触,从而提升胶接效果;而对于表面光滑的材料,即便在较低压力下也能实现较好的胶接,因为此时胶黏剂能更顺畅地铺展并渗透至界面。此外,若被胶接材料本身易于被胶黏剂润湿,那么表面粗糙度对胶接强度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弱。
同时,还需考虑被胶接材料的密度因素。对于密度大且表面极为粗糙的木材而言,其内部孔隙结构可能较为复杂,不利于胶黏剂的充分渗透与固化,从而影响了胶接效果。因此,在确定被胶接材料的最佳表面粗糙度时,必须综合考虑胶黏剂的润湿性能、材料的密度特性以及具体的胶接工艺要求,以实现最佳的胶接强度和耐久性。
2、弱界面层
弱界面层的形成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过程,涉及被胶接材料、胶黏剂的性质、环境条件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当这些元素中的低分子物或杂质,通过渗析、吸附及聚集机制,在界面区域内局部或整体聚集,形成所谓的“富集区”,便构成了弱界面层。
在承受外力作用时,胶接结构的破坏往往首先发生在这些弱界面层上,这即是界面破坏的根源,也是导致胶接强度显著下降的直接原因。弱界面层的产生需满足特定条件:首先,胶黏剂与被胶接材料之间的胶接力主要依赖于分子间的物理吸附作用,特别是次价键力体系,这样的体系更容易受到弱界面层的影响;其次,低分子物在胶黏剂与被胶接材料间具有渗析能力,它们通过迁移并在界面处富集,从而形成弱界面层,这一过程对胶接接头的破坏具有关键作用;再者,如果胶接体系中的低分子物对被胶接物表面的吸附力强于胶黏剂分子,那么它们将改变原有的吸附平衡,在被胶接物表面形成新的低分子吸附层,这一过程会削弱胶黏剂与被胶接物之间的结合力,进而影响胶接接头的稳定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界面破坏都能单一地归因于弱界面层的作用。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材料的非均质性、表面处理的不完善、胶接工艺的缺陷以及环境应力的长期作用等,都可能导致胶接结构出现界面破坏。因此,在分析胶接破坏原因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3、内应力
胶接结构的内应力是导致其接头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内应力主要涵盖收缩应力和热应力两大类别。收缩应力源自胶黏剂在固化过程中发生的体积收缩,而热应力则是因为被胶接材料在温度变化或水分影响下,由于各向异性及不同材料间膨胀系数的差异所产生的应力。特别是在由多种密度不同材料构成的胶接接头中,温度波动会加剧这种热应力的产生。
收缩应力的本质在于胶黏剂固化反应中的体积缩减过程。不同类型的胶黏剂因其固化机制不同,产生的收缩应力也有所差异。例如,溶剂型胶黏剂因溶剂挥发导致的体积收缩尤为显著;热熔型胶黏剂则受冷却速度、温度梯度、结晶度及结晶区分布等因素影响,产生内应力;热固性胶黏剂在凝胶后分子运动受限,进一步固化反应成为收缩应力的主要来源,如热固性酚醛树脂在固化时释放小分子水,其体积收缩率远高于环氧树脂。为提升胶接强度,需针对胶黏剂类型及其固化特性,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收缩应力,如调整官能团浓度、添加聚合物增韧剂或填充剂。
热应力则源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相互制约。其大小与温度变化幅度、材料间膨胀系数的差异及材料的弹性模量成正比。为减轻热应力,可采取以下策略:选择较低的固化温度以减小温度变化幅度;在条件允许下,优先使用模量低、延伸性好的胶黏剂,以便热应力能通过胶黏剂的形变得到释放;适当增加胶层厚度或使用室温固化的胶黏剂,也能有效缓解热应力对胶接接头的影响。
交联度
聚合物胶黏剂的内聚强度并非随交联密度的无限制提升而单调增加。实际上,其强度变化与交联点的数量和交联分子的长度密切相关。初期,随着交联点数量的增多,交联间距缩短,理论上应能增强胶黏剂的内聚强度。然而,当交联密度过高时,交联分子的长度会相应缩短,导致胶黏剂变得过于坚硬和脆性,反而削弱了其内聚强度,因为脆性增加会降低材料在受到外力时的能量吸收和分散能力。
在胶黏剂配方中引入交联剂,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其与非极性材料的相容性和初始的黏附性能,但这一过程也有其积极效果。当交联剂的极性基团能够充分附着在被胶接材料的表面上时,这些未完全反应的交联剂分子实际上起到了“桥梁”作用,不仅促进了胶黏剂与被胶接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能够在后续过程中继续参与交联反应,从而有效提升胶黏剂的内聚强度和最终的胶接强度。以橡胶类胶黏剂为例,若其设计在胶接完成后即完成交联过程,那么这种胶黏剂往往能够制备出既具有高内聚强度又具备出色胶接强度的制品。
极性
被胶接材料的极性与润湿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极性胶黏剂,如含有水、乙醇、酯类等极性分子的类型,能够更有效地润湿极性被胶接材料表面,这对于促进胶接过程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随着胶黏剂极性的增强(或极性基团数量的增加),胶接强度在初期会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当极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增加极性基团会导致胶黏剂的内聚强度显著提升,使得胶黏剂变得更为粘稠,流动性降低,从而难以充分润湿被胶接材料表面,最终导致胶接强度下降。
在选择胶黏剂时,一般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即非极性胶黏剂更适用于胶接非极性材料,而极性胶黏剂则更适宜于胶接极性材料。这样的选择有助于确保胶黏剂能够与被胶接材料之间形成良好的润湿和结合,进而提升胶接效果。
胶黏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聚合物胶黏剂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是决定胶接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较小的分子量赋予胶黏剂较低的熔点和黏度,有利于其渗透和扩散至被胶接材料表面,从而实现良好的初始胶接性能。然而,这类低分子量胶黏剂的内聚能相对较低,导致其在承受外力时容易内部断裂,因此获得的胶接内聚强度不高。
相反,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胶黏剂由于难以溶解、熔点高、黏度大,其胶接过程中的流动性较差,可能影响与被胶接材料的充分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胶接的即时性能。但这类胶黏剂具有较高的内聚强度,能够在胶接界面形成强大的结合力,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获得较高的胶接强度。
为了平衡胶接性能和内聚强度,胶黏剂中所用的聚合物分子量通常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既能实现良好的胶接效果,又能提供足够的内聚强度。在极性胶黏剂主剂的选择和分子结构设计中,精确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即使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相同,其分子量分布的不同也会对胶接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当低聚物含量较高时,胶接接头的破坏往往呈现为内聚破坏,即断裂发生在胶黏剂内部,表明胶黏剂的内聚强度相对较低。而当聚合物含量占据主导时,胶接接头的破坏则更可能呈现为界面破坏,即断裂发生在胶黏剂与被胶接材料的界面处,这可能与胶黏剂对被胶接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和附着力不足有关。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胶黏剂时,需要综合考虑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分布以及与被胶接材料的相互作用,以优化胶接性能并达到所需的胶接强度。
胶黏剂的固化
胶黏剂在固化或硬化过程中经历的物理化学性质转变,对其胶接强度及破坏模式具有深远影响,这一环节直接决定了胶接制品的最终质量。根据固化机制的不同,胶黏剂可分为硬化型和固化型两大类。硬化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涉及胶黏剂通过干燥、结晶等手段实现硬度增加;而固化则是化学过程,通过聚合、缩聚等化学反应显著提升胶黏剂的强度与性能。
(1)溶液型胶黏剂:此类胶黏剂可溶于特定溶剂中,其固化过程主要依赖于溶剂在被胶接材料表面的润湿后逐渐挥发,进而形成有效的胶接力。溶剂的挥发速度直接影响硬化速度,过快或过慢均不利于胶接强度的优化。因此,在制备溶液型胶黏剂时,需根据应用环境与强度要求精心选择溶剂,以平衡挥发速率与润湿效果。
(2)乳液型胶黏剂:其硬化机制同样基于物理过程,通过乳液中水分的渗透或挥发导致浓度增加,最终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使胶体颗粒凝聚固化。环境温度是此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高温有助于形成连续的胶膜,提升胶接强度;而低于最低成膜温度时,则会导致胶膜不连续,强度降低。因此,使用乳液胶黏剂时需确保操作温度不低于其最低成膜温度。
(3)热熔型胶黏剂:此类胶黏剂多为热塑性聚合物,通过加热熔融获得流动性,润湿被胶接表面后冷却硬化实现胶接。在配制热熔胶时,需妥善处理强度与熔融体黏度之间的平衡。高分子量虽能增强强度和韧性,但也会增加熔融体黏度,影响流动性。通过调整温度、添加辅助成分(如蜡类、增黏剂、填料和抗氧化剂)等手段,可优化热熔胶的流动性和黏附性能。
(4)热固性胶黏剂:这类胶黏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其形成方法包括线性聚合物通过固化剂交联,以及多官能团原料经缩聚或聚合反应生成三维交联结构。在固化过程中,这两类反应可能同时发生,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胶黏剂的固化过程复杂且关键,直接影响其最终性能与稳定性。
胶层厚度
为了确保胶接强度达到理想水平,胶接层的厚度控制至关重要。在避免缺胶的前提下,胶接层应追求尽可能薄且均匀的分布。充足的胶黏剂用量是预防缺胶的基础,它能有效填充被胶接材料表面的微小孔隙,抚平不平整之处,形成连续、致密的胶膜,这是实现高效胶接强度的关键。通常建议的胶接层厚度范围在20至50微米之间,这一设定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之前提及的关键因素外,获得优良的胶接强度还深受被胶接材料特性、胶黏剂特性以及胶接工艺相关因素的共同影响。具体而言:
综上所述,要获得良好的胶接强度,必须全面考虑并优化被胶接材料、胶黏剂以及胶接工艺等各方面的因素。
热熔胶粒是一种热塑性的粘合剂。常温下为固态,但受温度升高的影响,会软流动,在高温下达到液态。涂在材料表面后,热 […]
书刊热熔胶有哪些优点?选择合适的粘合剂是所有制造商的重要决定。它可以在产品性能中发挥决定成败的作用,并最终影响 […]
书本装订胶是书籍装订中使用的柔韧、耐用很好的热熔胶。这种组合创造了一本可以承受弯曲和折叠而不会出现书脊开裂或页 […]
功能和有效性 选择环保粘合剂时要考虑什么?即使在家中也是如此。例如,如果你想修理一个杯子,你可能会使用的胶水( […]